33地图-→ 十堰地图[切换城市] 当前城市: google地图 网站简介:在 Google 地图上查找本地商户、查看卫星地图、获取公交和驾车路线。
热点城市: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杭州】 【广州】 【南京】 【武汉】 【成都】 【长沙】 【更多】 【友链】 其他:【百度】 【公交查询】 【搜狗】 【google】 【图吧】 【城市吧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 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 地图。

什么是三维地图

三维电子地图,或3D电子地图,就是以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对现实世界或其中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三维、抽象的描述。网络三维电子地图不仅通过直观的地理实景模拟表现方式,为用户提供地图查询、出行导航等地图检索功能,同时集成生活资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虚拟社区、出行导航等一系列服务。

1.如何查询4S店维修保养记录?(详情)
2.如何查询保险公司理赔记录?(详情)
3.如何查询车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详情)
4.如何查询车型年款信息(高低配)?(详情)
5.如何查询出厂配置参数生产日期?(详情)
6.如何查询车牌号车架号和发动机号?(详情)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武当山西北麓。辖六县一市两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即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正县级)、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张湾区、茅箭区、丹江口市和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国土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6万,城区人口52万人。十堰原为几百人口的山区小镇,1967年为适应汽车厂的建设。划郧县十堰、黄龙两区成立十堰工区办事处。1973年置市。市境北部丘峦起伏,海拔多在300~500米;南部山岭陡峭,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赛武当1730米。市境以南20余公里处有原始森林保护区。河流以流经西部的汉江支流堵河较大。工业以拥有24个专业工厂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为主;市西北的堵河建有黄龙滩水电站。1978年襄渝铁路通车后,成为鄂豫腹地通往川陕的交通咽喉。

编辑摘要

十堰市 - 简介

十堰市十堰市

 十堰是一个资源富市。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绿松石、金、银、石煤、稀土、铁、锡、钒、锑、铅、锌、大理石、石棉、重晶石、铀、钾、钼、钴等50多种,潜在价值在4000亿元以上。水力资源丰富,年平均经流量达100亿m2,过境客水280亿m2,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00万kw,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有340kw;林特资源闻名遐迩,茶叶、食用菌产量丰富,质优品高,房县被誉为全国“燕耳之乡”;药材资源品类繁多,共生产药材2700余种,在国家确定的363个重点品种中我市约占235种,占总数的65%,素有“天然药库”的美称;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十堰是三峡——神农架——武当山——西安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六大类25处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遍及全市。

十堰又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汽车城,是东风汽车集团总部所在地。东风汽车公司跻身于世界三大卡车厂家之列,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厂家建立了贸易联系。全市与东风汽车公司配套的地方工业企业多达200余家,具有很强的综合配套能力。

十堰市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十堰城区已建成20多条街道,道路绿化率达到62%。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教等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交通通讯便捷,襄渝铁路横贯东西,每天有13对客车通过,可直达北京、上海、武汉、郑州、重庆、成都、西安等地。209和316国道交汇十堰,四通八达。汉江黄金水道运输可通江(长江)达海(上海)。老河口和襄樊两机场毗邻我市,班机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随着火车提速、(武)汉——堰(十堰)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及十堰空港的建设,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十堰市邮电通讯已实现了传输光纤化、长途自动化,可与160个国家和地区直拨电话。十堰有两座大型自来水厂,有丹江口水电站、黄龙滩水电站、十堰热电厂、东风汽车公司热电厂等众多大中型电厂,全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设施的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居国内先进水平。

1990年代以来,先后获得湖北省省辖八市文明城市竞赛综合评比第一名,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光荣称号。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目前仅城区就有三资企业60多家,协议引进外资上亿美元。全市有汽车、轮胎、轻纺产品、土特产等56种商品出口到世界上的55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在投资领域、税费征收、土地征用、劳动用工和提供服务等方面制定了十分优惠的政策。

十堰市继《1998—2020十堰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建设“汽车城、旅游城、生态城和区域性中心城”的战略目标之后,市委、市政府又高瞻远瞩地规划建设“三路两港两站”,即建设至武汉、西安、重庆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信息港和航空港,建设十堰火车站及武当山火车站。

十堰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级的旅游产品蜚声中外。东有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国民间故事村”和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南有“野人”谜踪的原始森林神农架、千里房县流放文化和饮浴两用的温泉;西有史学家称之为“内长城”的楚长城和奇美秀丽的十八里长峡及堵河漂流风景区;北有世界罕见的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和恐龙骨骼化石遗址;市区内有风景秀丽的伏龙山自然保护区和世界第三大卡车生产基地——东风汽车公司。这里,远古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社会文明交相辉映,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土民情异彩纷呈。 

十堰是物产富饶的资源大市。全市水资源总量401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00多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达340多万千瓦。水域面积154万亩,可养殖水面62.3万亩。素有"世界水都、亚洲天池"之美誉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自然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2010年全线建成后年可调水100亿立方米润泽京、津及华北广大地区。生物资源31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51.6%,香菇、木耳、魔芋、有机绿茶、山野菜等绿色食品畅销国内外;中药材资源共有1360多种,素有"华中药库"之称,是全国重点中药材产区之一。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的矿藏有50多种,潜在开发价值达4000亿元以上,绿松石、金银、稀土、大理石等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十堰是贯穿东西的交通走廊。 十堰位于鄂豫陕渝四省市毗邻地区的结合部,距武汉、郑州、西安、重庆均为500公里左右,自古就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贯穿十堰的襄渝铁路是华中进入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已建成通车的西康铁路是华中经十堰进入西安的最便捷通道。汉十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到武汉可早出晚归。随着十漫高速、银沪高速、襄渝铁路二线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襄天高速、郧房高速的启动,十堰连南带北、承东接西、通江达海,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十堰市实施大开放战略,培植壮大汽车、水电、旅游、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一主四大"产业,突破性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十堰市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37.54亿元。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实力评估中,2002至2004年十堰市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城市等殊荣。 

十堰市 -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十堰地名始于明朝。明成化二十年 (1484年) 薛刚纂修《湖广图经志》载有:“十堰,在县 ( 今郧县 ) 南,因溪筑十堰以灌田”,这是关于十堰地名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十堰因为在明朝筑十堰引溪水灌溉农田而得名。明嘉靖元年(1522年)续修的《湖广通志郧阳》录有明代韩弼诗《十堰春耕》:“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畴北陇把锄犁,劝农不费田官力,腰鼓一声人自齐”,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十堰人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其志记载的《郧阳十景》中有十堰春耕。

历史变迁

十堰市十堰市

十堰是人类的发祥地之—。据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对郧县梅铺西寺沟口龙骨洞、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猿人牙齿化石和郧县曲远河口古遗址中猿人头骨化石的考证,大约在距今 80~100 万年之前,就有人类在十堰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相传黄帝时代,在汉水之南有彭、庸两个部落,属现在十堰市南三县 ( 竹山、竹溪、房县 ) 的地域。在郧阳设府建制前,十堰市所辖疆域之归属不定。大禹治水,划中国为九州,那时十堰属于雍、梁两州。到了商朝,大体也是如此。春秋时期,五霸竞相争斗,当时庸、彭、麇 ( 今郧县 ) 等国,先后败于楚国,那时十堰属于楚国疆域;战国时期,七雄互相征伐,十堰归属常有变化,故史有“朝秦暮楚”之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天下为 36 郡,十堰一部分属汉中郡 ( 今陕西汉中 ) ,一部分属南阳郡 ( 今河南南阳 ) 所辖。

汉承秦制。到汉武帝时,为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在全国设 13 个州部 ( 监察区 ) ,十堰属益州 ( 今四川成都市 ) 管辖。

三国时期,十堰先属蜀国,后属魏国的荆州。西晋时期,十堰仍属荆州,后来曾一度属梁州 ( 今陕西勉县 ) 所辖。到了南北朝时,前期属成国,后期属南朝。

隋朝建立后,先袭汉制,后废郡,置州县,那时的十堰属豫州 ( 今河南省汝南 ) ,后又划归梁州 ( 今陕西省 ) 管辖。唐初承隋制。贞观年间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把全国划分为十个监察区,称为“道”。十堰属山南道东道 ( 今湖北省大部,陕西省南部和河南一部 ) 。

五代十国时期,十堰属前蜀管辖。宋朝中期以后将道改为路,下设府、州、郡县,十堰初属京西路,中期以后改属京西南路,以襄阳守臣兼任。元朝实行行省制,省下设路、府、州、县,十堰属湖广行省襄阳路管辖,这样的行政区划一直延续到明朝中叶。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年 ) ,设立郧阳府,府治郧县,辖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上津和保康 6 县 ( 后改上津县为郧西县,将保康县划归襄阳府。 1936 年又将属襄阳府管辖的均县划归郧阳专署,从而奠定了现在十堰市行政区划格局 ) ,属湖广行省下荆南道 ( 监察区 ) 管辖。

清朝初期,仍沿明制,郧阳府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清康熙六年 (1667年) ,全国地方行政机构实行省、府、县三级管理制度,划全国为 23 省。将湖广布政使司划分为湖北、湖南两省,郧阳府属湖北省管辖。这种区划一直沿袭到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湖北省划为 11 个行政督察区,郧阳隶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 年 5 月,十堰设立两郧专署,归属陕南公署 ( 今陕西省 ) 管辖。 1950 年 2 月将该地区划回湖北省,将两郧专署改为郧阳专员公署。 1952 年 12 月,襄阳、郧阳两专署合并。 1965 年,为加快山区建设,又分设襄阳、郧阳两专署,郧阳专署辖郧县、竹山、竹溪、郧西、房县、均县 6 县。 1967 年,中央决定在十堰建设我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先后划出郧县的十堰区、黄龙区及茶店区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办事处,隶属郧阳地区管辖。 1969 年撤销十堰办事处,在境内设置十堰市,由郧阳专署领导。 1973 年 2 月,十堰市升格为地级市,为湖北省直辖。 1994 年,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仍称十堰市,辖丹江口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正县级)、郧县、竹山、竹溪、郧西、房县及张湾、茅箭两区至今。

十堰市 - 自然环境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十堰市十堰市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跨东经109°29′至111°16′,北纬31°30′至33°16′,在中国“雄鸡”型版图中正处于“鸡心”部位,在历史上曾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她东与湖北襄樊接壤,西与陕西安康为邻,南与湖北神农架和重庆万州交界,北与陕西商洛和河南南阳相连。

十堰国土面积2368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75%。耕地占国土面积的8.13%;园地占1.63%;森林占57.42%;草地占7.50%;水域占4.31%;城镇农村居民点以及道路等占20.99%。1999年底,全市共有耕地面积186.87千公顷。“山高坡陡石头多,田少地瘦土层薄”,是农业生产水平长期低而不稳的基本成因。1999年全市有林业用地1359.81千公顷,其中有林地800.61千公顷,约占湖北省的五分之一。森林覆盖率为35%。全市有水面41.33千公顷,其中水库38.67千公顷。丹江口水库水面74.5平方公里,为中国最大的人工“高峡平湖”之一。发展水产养殖业,有很大的资源优势。

十堰市山脉分属三个系:秦岭山脉东段延伸到本市北部,武当山位于本市中部,大巴山的东段横列于本市南部。这些山脉多由变质岩和石灰岩构成。特点是: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最高点竹溪葱坪海拔2740.2米,最低点丹江口市潘家岩87米。全市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全市可分为四种主地貌类型和两种副地貌类型。四种主地貌类型中:丘陵面积6250平方公里,低山面积7395平方公里,中山面积6802平方公里,高山面积3233平方公里。两种副地貌类型中,河谷平地和山间盆地是本市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油生产的重要区域。十堰市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构造,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

气候
市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略为温暖,夏季比较炎热。十堰市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655~1958小时,无霜期224~255天。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六至八月是本市全年雨水、热能最丰富的季节。夏季平均气温大都高于25℃,其中七月平均为27℃左右,积温较多。七、八月份降水量一般都在100毫米以上。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响,本市的气候复杂多样。素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本市山地小气候的多样性,为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气候复杂的另一表现是灾害性天气较多。干旱居各种灾害之首,出现机率一般在80%以上,多发生于七~八月

十堰市 - 生物资源

十堰市国土广阔,地形复杂,生物资源南北兼有。共有动植物3000多种,是湖北省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1)植物资源
据1989年调查,全市野生木植物113科,337属,1470种,其中乔木702种,灌木644种,藤本植物124种。植物资源中,珍稀名贵品种,现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8种。国家一类保护的有珙桐、秃杉、水杉等3种,水杉为世界稀有,被称为“活化石”;二类保护的有银杏、杜仲、金钱松等15种;三类保护的有华榛、青檀、天麻等21种。林存量和优势树种较多是本市植物资源的又一特色。全市活立木蓄积量1995年有1869.6万立方米,优势树种有40多个,最突出的是壳斗科植物,即栎类资源。其中黑木耳是本市利用栎类资源生产的传统骨干林特产品,产量、质量在全省占绝对优势。

(2)动物资源
十堰市的动物资源丰富。仅受到国家和省级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达100多种,其中受国家重点保护的61种,受湖北省重点保护的58种,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金丝猴、梅花鹿、白鹤等14种,二级保护的有猕猴、毛冠鹿、红腹角雉等17种。动物资源的另一大类为水生动物,共有92种,既有大量的普通鱼种,也有内陆水域少有的哺乳类水生动物和水陆两栖动物,如水貂、大鲵等;十分珍贵的奇特鱼种,如五色鱼、多鳞铲井鱼。大鲵、水貂等许多品种为国家保护的水生动物。动物资源丰富的另一方面是益虫、益鸟、益兽的数量大,初步查明,共有71科、343种,家养动物资源也较为丰富,共有6科、83个品种。全国六大良种之一的郧巴黄牛,营养价值尤其药用价值极高的白羽乌鸡以及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的马头山羊等为良种家畜、家禽的典型代表。

(3)药用生物资源
中药材是十堰市生物资源的一大优势。据1986年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本市药用生物达250科,1360种。其中植物类178类、1211种。动物类72科、128种,矿物类21种,总储量55万吨。国家规定的363个重点品种中,本市就有235种,占64.7%,是全国重点药材产区之一。珍稀明贵药材有金钗、麝香、熊胆、天麻等20余种;地道药材有枣仁、五味子、木瓜等100多种。  

十堰市 - 矿产资源

十堰市矿产资源丰富,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开发十堰,建设十堰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绿松石、金、银、石煤、稀土、钢、铁、锡、钒、锑、铅、锌、大理石、石棉、琉铁、磷、重晶石、天青石、瓷土、滑石、石膏、石灰石、砂金、铀、钾、钼、钛等50多种。经地质部门认定,可供开发利用的有7类38个矿床。其中以金、银、锑、石煤、稀土、绿松石等矿引人注目。竹山县银洞沟的湖北银矿是全省黄金和白银的主要产地之一。为全国八大金银矿之一。十堰地域所产绿松石,驰名中外,它色如翡翠,质地细腻。珍贵的绿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玉石之一,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塑像,就是用云盖石雕塑。

天然货币黄金白银:全市金、银矿藏丰富,主要分布于郧县、竹山和汉江沿岸。湖北银矿位于竹山县北部,白银的总储量为929吨,黄金的总储量为9.5吨,在我国属于大型银矿。湖北省地质五大队又在郧县鲍峡的东河探明一个银金矿藏,储量不少于竹山县境内的湖北银矿的藏量。砂金资源主要分布在汉江沿岸,尤其是郧县境内分布极广,沿汉江的五峰、安城、青曲、辽瓦、城关、青山、茶店、细峪等地,因此郧县素有“黄金之乡”的美称,年淘金产量近千两。唐代和宋代的文献中有“汉江两岸采金甚盛”的记载。

矿物兰石棉:是全国乃至世界少有的矿物。郧县石棉矿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家兰石棉矿,储量大、质量高,仅细峪、元山矿区储量达千吨以上,常年开采量仅30至50吨。畅销于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出口日本、朝鲜、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用兰石棉和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制成的复合材料,用于飞机、雷达、导弹、航天等工业部门。

重晶石:

十堰市重晶石

目前已探明的重晶石矿,主要分布在郧西和竹山两县。郧西县储量达11万吨,其品位高达12.5%~99.5%;竹山县储量在30万吨以上,郧西县利用重晶石生产的白色颜料立德粉,畅销欧、亚、美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地质部门又在竹溪县天宝乡发现储量丰富的重晶石矿,品位高达80%以上,有待开采利用。重晶石常用于钻探、化工、橡胶、陶瓷、玻璃、造纸、医药、无线电等工业方面。

矿泉水:温泉矿水源于青峰断裂带,有温泉寺、小汤池、戚家沟三处泉眼,水源丰富,水质晶莹清澈,口味纯正,物理性能良好,房县温泉水属一种优质天然矿泉水,含有人体所需的锶、锂、铁等10多种微量元素及气体。近年房县政府采取措施,成立矿泉水开发公司,生产绞股兰、神农、矿泉黄酒等矿泉水系列饮料。产品畅销北京、广州、河南省等30多家用户,深受消费者欢迎,1988年获消费者满意奖。房县用温泉水建成100余亩名贵鱼种场,还建成200多张床位的矿泉疗养院。

石煤:资源有一定的开采价值,经地质部门广泛调查,核实了269处资源,初步探明了煤炭储量20.4亿多吨,其中17处湖北省储委审批的储量为2.59亿吨,竹溪县广石岩煤矿煤质好,储量为358万吨,平均发热量为4937大卡/公斤。竹山县石煤储量约3亿吨以上,发热量在1500-3500大卡/公斤之间,均属高灰、高硫、易熔灰煤层,煤中还含有锗、镓、铀、钒等稀有元素较多,尤以钒的含量最高,适合大工业生产和综合利用。十堰的石煤储量20多亿吨,若将市区工业和生活锅炉改为沸腾炉,用自产石煤,再开发煤化工行业。将石煤综合开发利用,既给山区群众增加了致富的门路,又解决了燃料煤问题,还发展了工业门类。

高岭土:分布在丹江口市的凉水河、习家店,矿带长达40公里。1975年开始开采,年产1500吨,1983年后日本人曾两次到矿区考察,认定丹江口市的高岭土可和比利时同类矿媲美,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高岭土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含水铝硅酸盐混合体,可塑性强,耐火性能高,绝缘性能好,化学性能稳定,焙烧后呈白色硬质物体。用于陶瓷、电瓷、搪瓷生产,还可作医药、食品、化工、造纸等工业的辅助原料。

水电资源、水资源
水电资源十堰市山大坡陡,河流纵横,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是湖北省水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市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500多万千瓦,占湖北省蕴藏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可供近期开发利用的有350万千瓦,占湖北省可开发水能资源的10%以上。如按现有人口计算,人均拥有可开发水能资源1万多千瓦,超出全省人均占有量5000千瓦以上。堵河是十堰市水能资源蕴藏量最大的一条河流,拥有可开发水能资源145万千瓦;过境汉江干流次之,拥有可开发水能资源130万千瓦;南河、天河、滔河等河流共拥有可开发水能资源75万千瓦。

水资源十堰市水资源比较丰富,总量达386.66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过境客水285.99亿立方米,市内自产水100.67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14.54亿立方米。是市内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本市地表水年径流量90.69亿立方米,占湖北省陆面流径总量9%以上。十堰市河流众多,共计有2489条。堵河为十堰市最大河流,全长338.6公里,承雨面积12431平方公里,在湖北省中、小河流中仅次于清江,位居第二。多年平均入水量60.6亿立方米,是十堰市区工农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汉江是十堰市过境河流,流经郧西、郧县和丹江口市,过境长度216公里,平均汇入丹江口水库的水量达262亿立方米。入库汉水转变为巨大的电能送往华中大地,灌溉湖北、河南两省350万亩良田。由于丹江口水库水质清秀少污染,跨世纪南水北调宏大工程国家已选定中线方案。十堰市地下水贫乏,全市多年平均流量为9.98亿立方米。山泉质量甚优,如房县的“神龙矿泉水”因其含微量元素锶、锂、氡、硒等数十种,具有较高的保健功效,在市场上十分走俏。

十堰市 - 土特产品

黄姜:
黄姜乃千秋产业,是提取皂素类激素药的理想原料。可以生产出3000多种产品,我国巳生产近200种,如双稀、黄体酮、催产素、避孕药、雄激素、孕激素、醋酸强的松等系列户品。此外,黄姜中所含的淀粉和纤维也是食品、印染轻工业的辅助原料。世界上墨西哥和中国为皂素大国,近年来,墨西哥产量下滑,中国已跃居首位,而郧西得天独特的自然条件成为黄姜生长最理想的家园。2000年,郧西县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黄姜之乡",2001年,郧西县鲜姜产量达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郧西县黄姜"野转家"起步早,黄姜高产高含量栽培技术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相比处于领先地位,已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发布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黄姜行业地方标准。

魔芋:

十堰市魔芋

属天南科多年生球茎植物,魔芋精粉被称为"东方魔粉",是重要的食品和医药、化工原料,远销东南亚各国。1994年"天竹"牌魔芋系列食品在乌兰巴托荣获国际商工贸产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双竹"牌魔芋面条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99中国国际农业览会优质奖,竹溪县被授予"魔芋之乡"称号。全县种植魔芋面积达到2.8万亩,年魔芋精粉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系列食品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

黑木耳:
十堰市栎类资源丰富,耳林面积为120万亩,生产黑木耳具有悠久历史,并以其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而名扬中外。1984年以来,全市的年产量大体保持在600-800吨,约占湖北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最高的1987年曾达到1084吨。1994年,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产量仍达593吨。黑木耳主产地为房县,多年产量都在100万斤上下,名列全国第一。1981年全国食用菌工作会议对全国黑木耳营养成份的分析测定,房耳以吸水能力强、营养成份高、耳大肉厚、味道鲜美而名列前茅。

油桐:油桐是十堰市拳头经济树种之一,十堰油桐的集中产区为郧县和郧西县,其中:郧西的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优。在1977年全国油桐会议上,被国务院命名为“油桐之乡”。

龙须草:龙须草是十堰市著名的土特产品。素有“十堰三大宝,苞谷、红薯、龙须草”之称。十堰龙须草叶窄、绵软、纤维长、拉力强、含硅量比一般龙须草低3%,为全国最佳品种之一。龙须草的用途十分广泛,用其编织草毯,远销欧美各国。龙须草还是制造普通白纸、打字纸、复写纸以及多种高级工业用纸的优质原料。

五倍子:五倍子又名百虫仓,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主产区为竹山县,该县同时也是湖北和全国生产五倍子的大县之一。该肚倍个儿大,单宁酸含量高,又是全国最佳品种之一。1985年,竹山县在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化研究所和云南紫胶所的帮助下,兴建了一个以加工五倍子为主的林产品化工厂,年生产工业单宁酸、工业没食子酸、TMP等5种系列产品,其工艺技术、设备均居国内领先地位。1987年投产以来,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日、美、法等国。

生漆:十堰市生漆生产历史悠久,生漆是本市传统出口土特产品之一。全市常年产量在100吨上下,约占湖北省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竹溪县是十堰市生漆集中产地,也是全国主要基地之一。竹溪大木漆是全国五大名漆之一,1988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土产商品知识》将竹溪大木漆收录入书。

茶叶:“高山云雾出好茶。”十堰市的地理气候资源非常适宜生产茶叶,1980年至今的15年间,茶叶产量平均以9%的幅度向上递增。自1980年以来,全市有许多品种多次在省以上茶叶质量评比中获奖。其中竹溪县生产的“龙峰茶”1984年获湖北省农牧厅优质产品奖,1988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竹山县创制的“圣水毛尖”在1988年湖北省名优茶鉴评中被认定为鄂西北山区名茶新秀,被选入香港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优良名优食品》一书的目录;张湾区生产的“凤凰剑毫”和“凤凰毛峰”两个品种在1993年湖北省名优茶评比中,获省级“优质茶”称号;1994年湖北省茶叶质量评比,十堰市共有18个品种分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优质奖。1994年在新加坡举办的世界贸易与科技博览会上,竹溪县生产的“五叶牌”龙须胶股兰保健茶,“家园牌”青龙剑茶和“三叶牌”猕猴桃果茶分别荣获金奖。

杜仲:是十堰市较有名气的土特产品之一。五县一市都有种植,面积现发展到18.2万亩。其中郧西县黑山杜仲场面积达6000亩以上,为全国最大的成片林基地之一。

十堰市 - 旅游资源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十堰市武当山
地处鄂、豫、渝、陕交界地带,是一个美丽的山城,新兴的现代车城,又是一个我国内陆山区唯一的国家级园林城市,更是一个旅游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十堰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级的旅游产品蜚声中外。她东有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国民间故事村”和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南有“野人”谜踪的原始森林神农架、千里房县流放文化和饮浴两用的温泉;西有史学家称之为“内长城”的楚长城和奇美秀丽的十八里长峡及堵河漂流风景区;北有世界罕见的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和恐龙骨骼化石遗址;市区内有风景秀丽的伏龙山自然保护区和世界第三大卡车生产基地——东风汽车公司。这里,远古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社会文明交相辉映,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土民情异彩纷呈。

十堰是三峡——神农架——武当山——西安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六大类25处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遍及全市,境内有道教圣地武当山,有轰动中外的郧县猿人遗址和恐龙蛋化石群,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还有新近发现的鸟脚类恐龙骨架化石

十堰主要旅游景点:
武当山 ·紫霄宫·南岩宫  ·丹江大坝 ·太子坡  ·玄岳门 ·琼台三观  ·五龙河 ·小太平洋 ·遇真宫  ·磨针井  ·元和观 ·金殿 ·五龙宫·飞升崖  ·老营  ·龙头香  ·玉虚宫 ·天柱峰  ·黄龙洞  ·赛武当自然保护区 ·四方山植物园  ·人民公园  ·伏龙山·太和宫  ·复真观 ·松涛山庄 


 
中国3D地图网(www.33map.net),汇集E都市三维地图、都市圈三维地图、百度地图、搜狗地图、城市吧地图、google地图等多家地图,方便您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你的地图进行查询;三维地图通过三维实景模拟的表现方式,网站无缝集成了城市电子地图、三维电子黄页、生活资讯、电子政务、 同城电子商务、同城交友、虚拟社区等服务内容。该平台是以一种全新的人性化WEB界面表现,为城市百姓的生活、工作、旅游、出行参考、网上办事、网上创业等活动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为城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商家企业提供面向市民宣传互动的快速通道,从而更方便地实现电子政务、地图查询、黄页查询、电子商务、推广宣传等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